從《傷寒論》起,論中醫如何治療流感

從《傷寒論》起,論中醫如何治療流感

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整理

兩千多年前的醫著《黃帝內經》中就有預防傳染病的記載。從漢代起,醫書把傳染病作為重點項目加以關注。晉朝葛洪的《肘后方》記載了“虜瘡”(天花)、“狂犬咬”(狂犬病)等。其後的醫書對瘧疾、麻疹、白喉、水痘、霍亂、痢疾、肺結核等急性傳染病及其辨證治療辦法都有明確記載。

據中國中醫研究院最新編輯出版的《中國疫病史鑒》,從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到公元1840年,中國至少發生過321次疫病。中醫藥與各種瘟疫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對決,依據醫書的記載,其中許多疫情與流感非常類似。

綜觀國外流感大流行,發生於1500年馬耳他半島,1557年土耳其,1580年羅馬,1663年威尼斯,1732年英國,1837年倫敦、丹麥,而1918年的世界大流行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流感流行,死亡人數超過2000萬,時值二次大戰,因疾病死亡的人數比戰爭死亡還多[1]。

漢.張仲景在《傷寒論.原序》中寫道:“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傷寒論》是中醫研究古代瘟疫,也就是現代所謂流行性傳染病,最重要的一本醫書。明.趙開美刻本《傷寒論》中,統計條文出現之前十症狀,依次是:發熱,自下利,惡寒(風),汗出,頭身痛,嘔逆,厥,煩躁,咽乾,咽痛,渴。晉.王叔和在其《傷寒例》中提出“時行寒疫”,清.林珮琴在其《類證治裁》中提出“時行感冒”,至現代所謂的“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其病因、症狀、發病特點十分類似。

東漢末,被國人尊為“醫聖”的張仲景提出了《傷寒論》,對外感熱病的發生、症狀、疾病演變過程總結整理若干規律,確立了中藥辨證論治的原則,使《傷寒論》成為中國首部治療外感寒疫的專著。明末,吳又可提出了突破性的“戾氣”說,認為戾氣是人的肉眼看不見但存在於自然界的物質,而且有多種類型,從口鼻侵入人體,引起不同的瘟疫。

張仲景的《傷寒論》在中醫學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傷寒論》又有方書之祖的稱號,後代醫家在醫學論述上及臨床上無不受到這本書的影響。仲景以當時通行治法,發熱用辛溫為主要的治療方式,後繼者多循“寒者熱之”之法為圭臬,流傳千年的傷寒派為中醫之主流。而後明清諸家在“火熱論”的基礎上,以熱重寒輕之時,主張用寒涼,慢慢形成溫病學派,才逐漸與傷寒派分庭亢禮[2]。

“流感”在中醫歸為傷寒或溫病中論述,根據發病原因、感染途徑、證候特點分析,屬於瘟疫中的“時行感冒”,類似《傷寒論》中論述的“時行之氣”。然借鑑《傷寒論》,參照《溫病學》,隨經辨證論治是目前中醫學者論述的主流。這種依據病患症狀變化而加以辨別類證,進而根據不同類證發展出不同治療方法的特色,也成為現代中醫治療疾病效果顯著,受民眾信賴的主要原因。

筆者認為,這與流感病毒多變的特性或許有些關係,中醫在對抗外感時行寒疫的歷史中,不斷受到挑戰。在《傷寒論》中提到:“若感於邪,氣血擾動,脈隨變化,變化無窮,氣血使之,病變百端”,可見病邪的多變,因而發展出六經辨證法則,進而“審查表裡,三焦別焉…料度臟腑,獨見若神”,使“病無遁情”。《傷寒論》又將傷寒分為兩階段論治,分別傷寒傳經及傳經變病,各有不同的用藥之法,成為後世醫家對抗傷寒熱病的主要療法。

時行感冒是感受到時疫邪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病因多與氣候突變、寒溫失常有關,如春季應暖反寒,冬季應寒反溫,導致風、熱、溼、火、燥、寒等非時之氣夾時行疫毒侵襲人體而致病。

治療上必須掌握因時、因地、因人的原則來進行辨證論治。如漢.張仲景創立的麻杏石甘湯,清.吳鞠通的名方桑菊飲、銀翹散等對流感均有相當好的療效,雖然以目前的藥理基礎還不能做滿意的解釋,但其效果仍是有目共睹。現代醫家從歷代對抗流感瘟疫的經驗中,擷取有參考價值的療法,也提出相當多的論點,包括使用銀翹散、柴葛解肌湯、麻杏石甘湯、板藍根,對於流感產生的肺炎、肌炎等,均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

以下擷取目前大陸地區中醫針對禽流感之辨證論治原則,提供同道參考:

一、邪犯肺表:
症狀:初起發熱,惡風或有惡寒,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口乾,舌苔白或黃,脈浮數。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解表。
基本方及參考劑量:桑葉30g(先煎)、荊芥15g、菊花15g、杏仁10g、連翹15g、石膏30g(炒)、知母15g、大青葉10g、薄荷6g(後下)。

二、邪犯胃腸:
症狀:發熱,惡風或有惡寒,惡心、或有嘔吐、腹痛、腹瀉、稀水樣便;舌苔白膩或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化濕和中。
基本方及參考劑量:葛根15g、黃芩15g、黃連10g、木香6g、砂仁3g(後下)、制半夏9g、藿香10g、柴胡15g、蒼術10g、茯苓10g、馬齒莧30g。

三、上述兩種證候隨證加減:若患者出現胸悶、氣短、口乾甚者,可加黨參、沙參,若咳痰不利,加天竺黃;若肺實變,加丹參、苡仁、葶藶子。若患者出現喘憋、氣促、神昏譫語、汗出肢冷、口唇發紺、舌暗紅少津、脈細微欲絕,去制半夏,加用人參、炮附子、麥冬、五味子[3]。

中醫對抗流感的歷史是中醫發展史上相當重要的一環,過去人類與疾病的角力始終是一場此消彼長的拉鋸戰,以無數生命為代價積累的中醫醫術,使後世更多生命得以挽救。目前中醫的優越性,在現代醫學統計及科學驗證技術的逐漸進步下,也漸漸顯露出來,不管是“禽流感”引起的疫病,或是“人傳人”的“人流感”,中醫在千年的抗病史中已經建立了相當龐大的經驗法則,相信這場對抗禽流感或是人流感的戰爭中,中醫亦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 廣海:流行性感冒之歷史的研究,東方雜誌,大陸,1919,16,(9):117-120。
  2. 王建全,金翠蘭:傷寒與流感淺識,山東中醫學院學報,大陸,1996,20,(5):24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人禽流感診療方案,衛生部公告,大陸,200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