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療效分析

選讀者: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選錄期刊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8;15(4):14-15。
論文題目中醫治療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療效分析
論文摘要慢性萎縮性胃炎在我國大約有2~3%的患者發生癌變,多數由萎縮性胃炎嚴重的病理變化進一步發展而成。“中度以上萎縮性胃炎同時伴有中、重度(或廣泛)腸腺上皮化生,或中度以上的細胞非典型增生,或胃萎縮無胃酸者為胃癌高危患者。亦即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本人自1988年以來,應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以分型論治為主,兼以活血消導,治療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患者56例,取得一定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為我科住院及門診病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14,年齡32~72歲,年均52歲。治療前後均經胃鏡病理檢查,一般治療2~3月,治療期間未服用其他治胃藥物。
1-2 診斷標準
根據1982年10月全國慢性胃炎會議制定的萎縮性胃炎胃鏡診斷標準和病理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1-3 中醫辨證
參照蘭州地區中西醫結合治療萎縮性胃炎協作組分型標準略作修改。
肝胃不和型 證見脘腹脹滿,噯氣口苦,煩躁,舌質紅,苔黃,脈弦。
脾胃虛弱型 證見神疲乏力,納差腹脹,胃脘嘈雜或飢時作痛,喜溫喜按,舌淡胖,苔白膩,脈細。
胃陰不足型 證見胃脘灼熱或隱痛,納差,口乾、消瘦、舌質紅、苔少、脈細弱或弦細。
脾胃濕熱型 證見脘腹痞滿,口中粘膩,不欲飲,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瘀血阻滯型 證見面色黝黑,胃脘部刺痛,皮膚粗糙,舌暗紅或見瘀斑,瘀點,脈澀。
1-4 治療方法
肝胃不和型 治宜疏肝和胃輔以活血消導。方藥:柴胡、枳殼、香附、陳皮、川芎、當歸、丹參、元胡、紫蔻、黃連、甘草。
脾胃虛弱型 治宜健脾和胃輔以活血消導。方藥:黨參、茯苓、白朮、木香、陳皮、半夏、厚朴、砂仁、白芷、川芎、丹參、焦三仙、甘草。
胃陰不足型 治宜滋陰養胃輔以活血消導。方藥:沙參、麥冬、花粉、陳皮、熟地、當歸、雞內金、赤芍、黃連、甘草。
脾胃濕熱型 治宜清熱化濕兼以活血消導。方藥:蔻仁、薏苡仁、藿香、佩蘭、半夏、陳皮、厚朴、茯苓、大黃、川芎、雞內金、甘草。
瘀血阻滯型 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消導。方藥:柴胡、枳殼、白芍、桃仁、紅花、三棱、莪朮、香附、川芎、當歸、焦三仙、甘草。
2 療效分析
2-1 療效標準
顯效:胃粘膜腺體恢復,腸腺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均有好轉,臨床症狀消失。
有效:腺體萎縮好轉,腸化或不典型增生無變化或有好轉,臨床症狀減輕。
無效:腺體萎縮無變化,腸化或不典型增生有好轉,或萎縮雖恢復但腸化或不典型增生有加重,臨床症狀無改善。
加重:腺體萎縮加重,其他各指標和臨床症狀加重。
2-2 治療結果 見表。

表 萎縮性胃炎癌前變中醫治療療效觀察

顯效

有效

無效

加重

肝胃不和

16

3

9

3

1

脾胃虛弱

13

2

8

3

0

胃陰不足

9

2

5

2

0

肝胃鬱熱

8

0

5

2

1

瘀血阻滯

10

2

6

2

0

本組病例其顯效9例(16.07%),有效33例(58.93 %),總有效率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