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整理

◾中醫治未病的基本含義

  1. 無病重防:即預防疾病發生。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類經》注釋“此承前篇而言聖人預防之道”。《靈樞•逆順篇》:“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2. 欲病早治,治病萌芽:即對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如《刺熱篇》:“腎熱病者,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黃帝內經素問集注》:“臟氣熱於內,必先見於色,病雖未發,見其色而即刺之,名曰治未病”。《八正神明論》:“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集注》:“萌芽,始發,見其灑淅動形而即治之,不使有傷三部九候之氣”。
  3. 已病防變:即防止疾病發展。《難經•七十七難》:“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相同語句又見《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篇首“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根據五臟(五行)之間生理、病理相關原理,從整體出發,預測原發臟的病變發展趨勢,採取非針對“現臟病”的“隔二、隔三臟”預防性治療,防止繼發臟病的產生,杜絕疾病發展和傳變。
  4. 瘥後防復:指在病癒或病情穩定之後,要注意預防復發,時刻掌握健康的主動權。一般病人初愈後,大多虛弱,這就要求在康復醫療中,做到除邪務盡。針對患者氣血衰少,津液虧虛,脾腎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點,採取綜合措施,促使臟腑組織功能儘快恢復正常,達到邪盡病癒,病不復發的目的。

◾亞健康的基本概念

  1. 對一部分人來說,通過醫院的檢查化驗不能發現疾病而自己感覺到不舒服,比如說感覺到疲乏無力,或失眠多夢,或煩躁、容易發怒,或健忘,或胸悶,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維或想象能力降低等。對這部分病狀,我們有時或可以判斷為神經官能症,或疲勞綜合徵等,但有時卻疾病的定義,甚至連綜合徵的定義也不能下,這種狀態就是亞健康狀態。
  2. 當然也有些病人作了某些檢查,比如生化檢查發現某些指標有些輕度低下或者過高,這也是亞健康狀態的一種參考指標。由此可見,亞健康狀態不是健康狀態,但又不是疾病狀態。
  3. 病人看醫生時,特別是看西醫時,醫生作了各種檢查往往下的結論是沒有病,不用治療。其實這時已經是不正常了,已經不算健康了,我們給它下個定義就叫亞健康。
  4. 亞健康狀態是由某些醫學專家最近提出來的新概念。從預防醫學的角度考慮,完全不管它,等到生了病才來管是不可取的。
  5. 有專家指出,估計整體人群中約有15%的人是健康人群,另外10%是非健康人群,其餘75%的人屬於亞健康人群。亞健康狀態是一種動態,它既可能發展為第二狀態:生病,也可以通過心理療法、體育療法及藥物療法等恢復到第一狀態:健康。

◾治未病對亞健康防治之意義

  1. 養生法來調控亞健康狀態: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發之氣,披髮緩形,夜臥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秘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當一個人身體達到平衡點的時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2. 食療藥膳來調控亞健康狀態:關鍵要有合理的膳食結構。“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南宋陸遊的養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詩寫道:“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養生錄》中談到養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緩些、食宜軟些。中國人鹽的攝入量超標,腦溢血、高血壓等疾病與此相關。上述觀點也與目前營養學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3. 中醫藥辨證論治來調控亞健康狀態:歷代醫家對藥物養生保健有很多記載。《本草綱目》中記載有養生作用的藥物共約160種。後世醫家分別製成膏、丹、丸、散等劑型,遵循中醫理論進行君、臣、佐、使的配伍,適宜於長期進行養生保健。傳統保健藥物如六味地黃丸、四君子湯、腎氣丸、逍遙丸、歸脾丸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保健佳品,受到國內外人士的歡迎。我們可以憑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開發出能夠改善亞健康狀態、提高人體免疫力、抗疲勞及抗衰老的保健藥品;可以根據現有的複方研究成果,如補腎填精方、益腎健脾方、腦力智寶方、葆春方等,以及古方如十全大補方、八珍湯、小建中湯、地黃飲子等進行再開發;也可以借鑒一些保健單味藥的研究成果如銀杏、白芍、月見草等,進一步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