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

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整理

過敏性鼻炎是由于受到外部刺激所産生的鼻粘膜過敏反應,典型的症狀爲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它的過敏原種類相當多,主要有塵螨、黴菌、跳蚤、花粉等。其中以花粉所引起的過敏性鼻炎—花粉症最多,已被認爲是一種大眾性疾病,一般人認爲它與空氣污染或飲食生活的改變以及自律神經失調有關,但具體原因仍然不清。[黃煌醫案]

在鼻腔中,鼻甲表面有豐富的血管組織,相當有伸縮能力,負責調節吸入空氣的溫度、濕度,當過冷或過乾的空氣通過鼻甲,其鼻甲會發揮調節功能,自律神經引發反射動作,而適時收縮或擴張血管來因應,例如冷空氣可使海綿體充血而脹大,使鼻黏膜接觸冷空氣的面積增加(加溫作用),如此可減少冷、燥空氣直接進入咽喉、氣管,來降低上呼吸道感染。但這樣短暫性的鼻塞是屬于正常的,如果鼻塞持續數周(表示鼻甲持續性充血發炎)并伴有鼻涕或鼻水,此時鼻甲黏膜腫脹阻塞,若感冒延誤治療,鼻甲就會肥厚增生,造成慢性鼻腔發炎(例如:慢性肥厚性鼻炎鼻竇炎鼻瘜肉增生萎縮性鼻炎)。[孫培榮針灸驗案匯編]

Ben說:請教老師:家母經醫師診斷爲“自律神經失調”,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爲何?請問要如何調養來改善?謝謝。
吳清忠說:有些人感覺到自己身體的不適,是一種全身性的倦怠感、容易疲倦、發熱、盜汗等,經常性的頭痛、失眠、心悸、胸部可能有壓迫感、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便秘等等。雖有毛病相當多,但是檢查下來,卻不見有什麽異常,是有些醫生會診斷爲自律神經失調。這是西醫的解釋,涵蓋的症狀很多,從中醫的觀點,許多症狀都不是同一個病,有些是病,有些是身體自癒過程的現象。因此,必需說得更清楚是那些症狀,以及過去還有那些病?或在這類症狀出現之前,發生過那些事?以及生活的狀況。西醫的診斷依賴儀器,雖然準確有數據,但是隻檢查一個時間點的狀態,有時會有幾種不同的原因産生相同的檢查結果。中醫的診斷,必需明白身體過去的狀況,病人的體質,血氣的上升或下降趨勢,全面的了解之後,纔能判斷是身體在做什麽,或遇上了什麽問題,接下去纔能處方治療。[人體使用手冊]

事實上,有二尖瓣脫垂毛病的人並不少。二十歲以上成人盛行率約5%,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其中以二十至四十歲最好發,女性多於男性,且有家族遺傳傾向,通常手臂、手指較長或背部較直者較好發。由於這些病患有自律神經不穩定的特性,加上青壯年正值多尋行刺激時期,易被誤認為與工作壓力有關。王俊雄也發現,某些病患二尖瓣脫垂嚴重發作時,心跳加快、呼吸變快、感覺氣喘不過來、直冒冷汗等症狀,事前毫無預警,讓病患有瞬間面臨死亡的恐懼感,與精神官能症中的恐慌症表現相當類似;因此,也有自精神科轉診而來的病患。[中華日報]

維持血壓心跳的自律神經系統功能不正常,例如糖尿病會破壞神經系統功能,另外有些情況,例如壓力、緊張、見到不愉快的事物像流血、或站立太久等,會引發自律神經系統短暫的功能失調,都可能引發昏倒。[中華日報]

自律神經機能異常,常常因為外來因素刺激而引發症狀,例如突來的冷空氣、或是突然從冷氣房出來、情緒改變、異常的氣味,都會增加副交感神經的活力,而使症狀惡化。[中醫報導]

消化性潰瘍的原因,非常複雜。惟過勞與憂慮等所謂精神的或肉體的緊張刺激,最易成為誘因。一般認為和情緒及自主神經系統有關連,西藥有用自律神經遮斷劑治療者。曾遇一病例可印證器質性病亦可引起情緒變動。患者四十多歲男性自訴每到空腹時即心悸動驚慌,因懷疑可能和消化性潰瘍有關,詢以是否有心口痛的症、答曰沒有。即給予處方:半夏瀉心 湯桂枝柴胡龍骨牡蠣茯苓。三日後診告以服藥後第二天心悸驚慌的症狀消失但出 現空腹時心口疼痛的典型消化性潰瘍症狀。同樣的處方繼續服用二星期,結果心口疼痛亦告痊癒。此病例顯示消化道的自律神經可影響心臟的跳動,上述的處方可能對自律神經有一定 的作用,但其中的機轉尚待進一步的證實。[中醫報導]

長期血糖控制不好,五至十年後,慢性併發症會慢慢出現,包括眼睛微血管瘤出血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尿毒症末梢神經病變腳麻木疼痛,自律神經失調易昏倒下痢,高血脂引起大小血管動脈硬化,因而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罹病率,最可怕的是腳趾循環不良傷口感染壞死而截肢。[中醫報導]

造成黑眼圈的因素,陳志芳說是多由於晚睡熬夜、嗜食熱燥、眼睛疲勞或勞慾憂思、鬱怒過度等因素,所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眼輪(匚巾)肌肉靜脈血流淤塞所致。這是因為眼眶在眼部組織結構上本就處於較低位,血液淋巴循環至此較易發生停滯,加以眼眶部位所含脂肪較少,易使血管浮現,況且靜脈血的顏色又較深,所以眼瞼極易呈現暗黑色,而形成所謂的「黑眼圈」。[中醫報導]

而所謂的機能異常是指沒有發炎或腫瘍,可是消化、吸收,或胃腸蠕動等機能,卻不能正常進行者,如胃下垂胃馳緩消化不良慢性便秘症過敏性大腸症候群等,大多屬於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中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