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癌症

大腸癌的臨床表現

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整理

  • 便血:大腸癌早期病變僅限於粘膜,可無症狀,或僅有排便習慣改變。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即可出現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於大便表面。腫瘤體積小的時候,由於粘膜尚完整,一般不會出現血便,隨著體積的增大,由於炎症、血行障碍、機械刺激等原因,粘膜發生糜爛、潰瘍,甚至腫瘤破潰而發生出血。當少量出血時,肉眼不易察覺,而糞便鏡檢可發現紅血球,大便潜血試驗呈陽性。出血量較大時,可出現肉眼血便。大腸癌的出血顏色多為暗紅色,位置越近肛門,顏色越鮮紅。部分病人由於癌灶位於右半結腸或靠近盲部,且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也可出現類似於消化道出血形成的柏油樣便。出血量與癌腫的大小不成正比關係,亦不能確定即是癌腫所致,一些非惡性疾患如腸道的結核與慢性腸炎等也可有便血的表現。而大腸癌亦可僅有糞潜血陽性,沒有肉眼便血。由於惡性腫瘤預後差,如能早期發現則可明顯地改善預后。故對有血便或持續的大便潜血陽性病人,應首先考慮到有大腸腫瘤的可能,並應做一步的相關檢查。 閱讀全文 大腸癌的臨床表現

肺癌的早期臨床表現

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整理

  • 咳嗽: 主要由腫瘤或其分泌物刺激支氣管黏膜所致,為肺癌的首發症狀。中心型肺癌更為突出,癌腫接近隆突時,有刺激性乾咳。隨著腫瘤不斷增大而壓迫支氣管腔變窄,加重咳嗽症狀,有陣發性或痙攣性咳嗽,而繼發肺部感染時,出現咳嗽伴有黏液性濃痰。 閱讀全文 肺癌的早期臨床表現

非小細胞肺癌中醫臨床研究進展

非小細胞肺癌中醫臨床研究進展

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 非小細胞肺癌中醫診斷的研究現況
  1. 張淑香[33]在一個回顧性研究中,根據《中藥新藥治療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臨床指導原則》將107例晚期NSCLC患者辨證分為氣虛痰溼型,陰虛熱毒型,氣陰兩虛型,氣滯血瘀型,熱毒熾甚型等5型。嘗試分析5型間T細胞亞群的變化發現免疫功能由最差至最好依序為:氣陰兩虛型<陰虛熱毒型<熱毒熾甚型<氣滯血瘀型<氣虛痰溼型。 閱讀全文 非小細胞肺癌中醫臨床研究進展

自擬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湯加減治療中晚期上消化道癌

選讀者: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選錄期刊:河北醫科大學學報。1996;17(5):290-291。
論文題目:自擬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湯加減治療中晚期上消化道癌
論文摘要:上消化道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惡性腫瘤的第一位,食管癌的死亡率占全部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常用的臨床治療手段有手術、放療、化療等,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或)副作用。本文1991~1995年採用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湯”為基本方的中藥方劑,臨床加減治療不能耐受手術、放療和化療的上消化道癌36例,現報告如下。 閱讀全文 自擬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湯加減治療中晚期上消化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