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白塞病)

狐惑(白塞病)

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整理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10條:狐惑之爲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卧起不安,蝕于喉爲惑,蝕于陰爲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于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
注解:形色善變,精神不安,有如神靈所作,因謂爲狐惑病,此病亦常有煩熱,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卧起不安,爲虛煩有熱;不欲飲食,惡聞食臭爲胃虛多濕,其有蝕瘡在喉者,即稱之爲;其有蝕瘡在陰者,即稱之爲蝕于喉之上部而語聲沙啞者,宜以甘草瀉心湯主之。
按:《金匱要略》關于狐惑病的證治,除本條外,還說:“蝕于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口又說“蝕于肛者,雄黃熏之。”又說“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基于以上的說明,則古人所謂爲狐惑病,頗似今之白塞氏綜合征。實踐證明,甘草瀉心湯對于口腔潰瘍確有明顯療效。胡老曾治一産後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爛赤,飲食不入,痛苦萬狀,與本方一劑,滿口紅赤均生白膜,即能進粥。三劑後痊癒。臨床還常遇久久不癒的頑固重證,以本方加生石膏,或更加生地而多取捷效,并以本方治癒確診爲白塞氏綜合征者一例。胡老講述道:“說起來亦很有趣,1970年夏剛從河南歸來,呂尚清院長告訴我,有一位解放軍女同志曾幾次來院找我,她說數年前曾患白塞氏綜合征,經我治癒,但住意大利後病又復發,因特回國找我診治。對于西醫病名本無所知,乍聽之下,不禁愕然,未久患者果然前來,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復記憶。經過一番問答,乃知數年前曾以口腔潰瘍來門診,近在意大利經西醫確診爲白塞氏綜合征口腔及前陰俱有蝕瘡,與服甘草瀉心湯生石膏,另與苦參湯囑其熏洗下陰,不久均治。”
【辨證要點】甘草瀉心湯中氣更虛,或見口舌糜爛、腸鳴腹洩、前後陰潰瘍者。
【驗案】史某,男性,42歲,住東四六條80號,1965年11月15日初診。反復發作口舌潰瘍2年,本次發作已半月。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潰瘍,因疼痛不能吃飯及說話,右脅微疼,大便少微溏,苔黃厚,脈弦滑。證爲上熱下寒,治以苦辛開降,與甘草瀉心湯
炙甘草12克,黃芩10克,乾薑6克,半夏12克,大棗3枚,黃柏10克,黨參10克
結果:上藥服兩劑,舌疼已,進食如常,繼調半月諸證消除。[經方傳真]


實踐證明,甘草瀉心湯對於口腔潰瘍確有明顯療效。胡老曾治一產後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爛赤,飲食不入,痛苦萬狀,予本方1劑,滿口紅赤均生白膜,即能進粥,3劑後痊癒。臨床還常遇久久不愈的頑固重證,以本方加生石膏,或更加生地黃而多取捷效。並以本方治癒確診為貝赫切特綜合征者1例。胡老講述道:“說起來亦很有趣,1970年夏,剛從河南歸來,呂尚清院長告訴我,有一位解放軍女同志曾幾次來院找我,她說數年前曾患貝赫切特綜合征,經我治癒,但住義大利後病又復發,因特回國找我診治。對於西醫病名本無所知,乍聽之下不禁愕然,未久患者果然前來,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復記憶。經過一番問答,乃知數年前曾以口腔潰瘍來門診,近在義大利經西醫確診為貝赫切特綜合征口腔及前陰俱有蝕瘡,予服甘草瀉心湯加生石膏,另與苦參湯囑其熏洗下陰,不久均治”。經方治今病,從中可得到一定啟迪。[解讀張仲景醫學:經方六經類方證·第2版]


諸方無一對證,唯此方最與病相應也–復發性口腔潰病
盧某,女性,65歲。2009年6月中旬開始反復出現高熱、汗多,全身骨節疼痛,某三甲醫院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可能性大,纏綿2月餘。2009年9月22日來診,訴一周前開始出現口腔、舌邊潰瘍,張口痛甚,舌淡有齒痕,苔白厚。予甘草瀉心湯石膏,處方:生石膏30克,川連6克,黃芩15克,乾薑12克,炙甘草30克,黨參30克,法夏24克,大棗12克。3劑,水煎服。
9月25日複診:潰瘍已愈(上舌象者,用白通湯多能1劑即愈),仍投此方4劑。適其夫亦患口腔潰瘍,投此方4劑亦愈。此夫妻同患復發性口腔潰瘍,實已多年,初試遍單方、驗方,時效時不效。後找黃師每以此方而愈。
按:時方治口瘡、舌爛,多以玉女煎清胃散瀉黃散導赤散治之。或謂腎虛胃熱而滋腎降火,或謂胃火鬱積而需火鬱發之,或謂濕熱困脾而清瀉濕熱,或謂心火上炎以清心利尿。黃師認為本證反復發作,再因發熱纏綿2月,證見舌淡,面萎黃,乃本虛標實,寒熱錯雜,上述諸方無一對證,唯此方最與病相應也。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嘎甘草瀉心湯主之”。甘草瀉心湯為治療狐惑病的主方,狐惑病多認為如今之白塞病白塞病必具之症狀為口腔潰瘍,近代經方家多以此方治療口腔潰瘍,如胡希恕趙錫武岳美中等前輩多有驗案可參。
本例患者外院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該病與白塞病皆與免疫有關,臨床表現有諸多相似之處,故亦獲效。臨床中,見黃師以此方治療多種病症,療效頗佳。如單純皰疹、皮膚病,曾見一慢性結膜炎反復不愈,黃師以本方1天疫愈。森榮師兄治其4歲兒子,疑似手足口病,口唇內側黏膜疹點,舌尖潰瘍,2劑愈。周某,女性,1年前開始出現全身散在紅色點狀皮疹,瘙癢難忍,舌淡,苔白厚,4劑瘙癢大減。[經方亦步亦趨錄]


金匱要略克•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甘草瀉心湯為治療狐惑病的主方,狐惑病多認為如今之白塞病白塞病必具之症狀為口腔潰瘍,近代經方家多以此方治療口腔潰瘍,如胡希恕趙錫武岳美中等前輩多有驗案可參。黃師常言甘草為本方之主藥,臨床常用至30克。《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可見甘草乾薑湯仲景治療一切澄澈清冷之涎沫滲出的主方。更有現代研究指出,乾薑能調節免疫,故本方能取效,還要取決於乾薑。黃師以此方治療各種黏膜病如口腔潰瘍濕疹牛皮癬痔瘡等,效果甚佳。
黃師曾在他的文章《難以理喻之經方》中指出:“中醫之存亡,關鍵在療效,療效之關鍵在辨證,辨證之關鍵在‘方證對應’,‘方證對應’有時便無須思議,療效有時常不可思議”(鄭欽安:“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亦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本次實踐就印證了這一觀點,不論是口腔的皰疹、潰瘍還手足口病,使用本方皆可取效。前面說到的皰疹性口腔炎伴發膿皰瘡的病例,因用時方後皰疹越來越多,且出現數個大水泡重疊,當時已猶疑是否改用清暑湯合五味消毒飲,或用抗生素,但我發現她咽弓皰疹時,即選用甘草瀉心湯,2劑後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經方亦步亦趨錄]


奇怪少見的病,我想說的呢,在第三篇裏面講到了狐惑病。關于這個病名到底是狐惑病,還是狐??病。在講第三篇的時候再給大家解釋,現在說狐惑病張仲景特别說到了一個“蝕”字。蝕爛爲主症,臨床主要特征蝕爛,蝕于上、蝕于下。蝕于上包括了咽喉、口腔、眼部,蝕于下指的是前後二陰,蝕爛的部位說出來了,而且他說:“蝕于喉為,蝕于陰為”。請大家注意,單純的咽喉蝕爛,或者單純的口腔潰瘍,叫不叫狐惑病?叫惑。當然現在也不稱其惑,就是說單一的蝕爛,不能叫狐惑病。一定得是上下聯合性病變,纔稱其爲狐惑病。這種描述文字非常簡要,其中含義不說,僅診斷標準非常明確,請大家注意。
1937年,土耳其的白塞氏,他首次報道這是一種獨立疾病,他是皮膚科醫生。發現後,他說這是一個粘膜病,但是張仲景比他早了1700多年,他不僅描述了主症、特征,而且對伴發症,臨床所見的全給綜合進來,并且提出了内、外治療的,有效方劑。對病因、病機全都從他的認識水平,把它說明,而且是理、法、方、藥、脈、因、證、治一貫,這是狐惑病。這就比白塞氏所說的,眼-口-生殖器(三聯綜合征),後來有的人就說以他這個命名H·Behcet,白塞氏病,現在乾脆就這麽說了。這在時間上仲景早他1700年,從描述上比他更全面,再一個,從方治上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治療方案,不僅用内治法,而且有外治法。[王雪華講金匱要略]


狐惑病(白塞氏綜合征)
王足明醫案:李某,女,32歲。自述1960年即患白塞氏綜合征,經積極治療,明顯潰瘍已愈。診見:外陰濕疹,搔癢溢水,雙眼乾澀,全身發小膿瘡,雙下肢紅斑累累,抓破流脂,形體瘦弱,面白無華,納差口苦,小便灼熱短黃,大便幹結難下,每次經血量多,經潮時諸症減經,經淨後病又如故,舌紅,苔黃厚膩,脈細緩。此乃狐惑病,舌紅,苔黃膩乃濕熱之象。濕熱蘊結,蒸腐氣血,氾濫周身則為膿瘡,流注陰部則生潰爛,濕疹搔癢等,熱毒迫血則經多,經行諸症減是濕熱隨經而泄,病久損傷氣血,故脈細緩而形神俱不足也。此虛中夾實,治當涼血解毒,清利濕熱,調補氣血:赤小豆25克,當歸10克,苦參12克,銀花12克,知母12克,苡米25克,車前子10克(包),地榆炭18克,熟地炭18克,淮山藥15克,黨參12克,黃芩炭1_0克。每日1劑,水煎。
上方服4劑後,月經尚未乾淨,陰部潰瘍如故,但濕癢消失;下肢紅斑隱退,膿瘡亦有癒合之勢,食納稍增,仍溲黃便結,舌苔黃,根部稍膩,為防經後病情加重,守服原方4劑,藥後月經已淨,外陰濕癢未發,膿瘡已愈,陰部潰瘍亦將癒合,唯黃白帶下增多,此乃濕熱蘊毒已現外出之機,仍守原方去知母,加草薜12克,連服10劑後,諸症消失,經婦科檢查證實:“陰部潰瘍已全部癒合”。出院後仍予上方5劑,以鞏固療效,隨訪年餘,未見復發。 (廣西中醫藥1982;<4):5)
按語:縱觀脈證,為狐惑病化膿階段,表明內有濕熱蘊毒,用赤小豆當歸散加清熱解毒涼血之品,正為恰當。[金匱名醫驗案精選]


白塞氏綜合症
1.城關醫院司藥寶蓮,40歲,1981年12月23日初診。患口腔潰瘍,外陰潰瘍6年,發作多在每年冬季,尤以冬至當日,交節之時刻一到,立刻發病。經治多年無效。診視,見舌紅如柿,無苔,口乾極而不欲飲。口角内側,舌邊尖部,白色潰瘍成片。外陰不便診查,據訴,每發病,先覺外陰辣痛,旋即口舌生瘡。頭暈如騰雲駕霧,面部轟熱如潮。按脈沉細,雙膝獨冷。其症發病甚急,說來就來,一二分鐘即令人不能忍耐。此症,《金匱》謂之”孤惑”,現代謂之“白塞氏綜合症”。本論謂由濕熱生蟲,蝕于喉為“”,蝕于陰為“,治以清濕熱而殺蟲。此例病經多年,反復發作,未見濕熱積毒征象。從脈證推斷,恐繫腎陰久虧,陰不戀陽。適逢冬至節令,一陽來復,龍雷之火不僅上燔,且腎與前陰相關,又且下焚,姑予引火湯一試。
12月27日,藥後諸症皆癒。此法并治45歲以上之男子多人,服藥1劑,口舌瘡即退,服3劑下陰部之潰瘍亦了無痕迹。
2.富家灘商店張家珍,男,34歲。1981年7月25日初診,病已8年之久。其症,先覺左手掌魚際部癢腫,随即上唇亦腫,口腔粘膜開始潰爛,緊接龜頭亦癢腫,患處皆奇癢難耐,稍一搔之則其痛鑽心。初病時寒熱如瘧,二三年後僅感目乾澀不欲睜,思睡而難入睡,身體沉重困乏,輾轉不寧。口苦粘膩,脈沉滑數。見證與經文描述大同小異。《金匱》云:“狐惑之爲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卧起不安。蝕于喉爲惑,蝕于陰爲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蝕于上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蝕于下則咽乾苦參湯洗之。蝕于肛者雄黃熏之。”此例與經文描述不同處爲:目不得睜,而部無黑白變化,痛癢極重。本例病機,屬内蘊濕熱,外受風邪引發。從治濕熱解毒,驅風止癢立法,以三妙散加味進治:
生苡仁45克,蒼朮、黃柏各15克,川牛膝、苦參、生地、首烏、白蒺藜各30克,白鮮皮60克,胡黃連、甘草各10克,丹皮、紫草各15克,3劑。
上方服1劑,病退強半,2劑癢止腫消,3劑服完已了無痕迹。患者惜藥,以藥渣煎湯熏洗龜頭,止癢消腫效果極好。1982年10月,患者又因暴飲大醉,引發舊疾,即按所留舊方,内服外洗,2劑而癒。追訪10年未犯。方中首烏蒺藜對藥,餘定名爲“定風丹”,養血驅風,治血虛暈眩,諸般瘙癢極效,久服可極治白癜風。上方經治6例35歲以下之青壯年患者,皆穫根治。35歲以上,病程曠日持久者,多轉爲引火湯證,雖不能根治,卻見效迅速,使病人免除許多痛苦。[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


裘氏曾治療一例迭經中西醫屢治不驗的白塞氏綜合征,根據其臨床特點,先後巧從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當歸六黃湯當歸龍薈丸龍膽瀉肝湯等古方中化裁損益,使之逐漸轉機而終至向愈。[名老中醫裘沛然臨床經驗]


20070004糖尿病白塞氏病
黃波 2007-01-20 21:48
L,JH,男,53歲
體型:形體中等偏實
西醫診斷:糖尿病白塞氏病
發 病過程: 1999年8月患病毒性感冒,期間曾經遊泳、精神壓力大而出現口腔反復潰瘍,持續至今,服用過多種中西藥,均少效。2005年出現毛囊炎,以大腿内側、臀 部、小腿多發,上肢少量,05年3月、11月,06年3月、9月出現龜頭、陰囊潰瘍如米粒大小。手指第三處、足趾第三處有觸痛,睡眠有小腿肌肉筋攣等,常 口乾,頭部有緊縮感,飲食、大小便正常,精力較好。2006年8月21日解放軍某醫院診斷爲白塞氏病,治療後有所好轉,但容易復發。11月飲酒後出現多個口腔潰瘍,12月疾病再發,數量多。靜脈滴注頭孢拉定、病毒痤、穿心蓮等,有所緩解。
07年1月13日初診時患者舌邊、上下内唇白色潰瘍如米粒大十餘枚,下肢大腿皮膚有紅斑。手上針刺樣感覺。舌暗紅苔微黃
(請您處方,說明理由,并談談您對所選處方的認識)
一笑 2007-01-20 22:09
這個有點難直覺是甘草瀉心湯芍藥甘草湯
下肢紅斑提示何證,心中不明
xuetu 2007-01-21 22:13
小柴胡加減。
本病由于外感而又情志所患可知,有本病有較明顯的節律性,反復發作。符合小柴胡的應用指針。
zure 2007-01-23 11:03
我同意一樓,覺得可再加附子、桂枝,下肢紅斑、手上針刺感是否是營衛不調所致
njxhzcmgc 2007-01-23 11:49
形體中等偏實,舌暗紅苔微黃。屬實,熱,瘀.梔子10g 連翹10g 黃連3g 黃芩10g 黃柏6g 丹皮10g 赤芍15g 生地30g 生甘草3g
溫小文 2007-01-23 14:04
粘膜病,復發性口腔潰瘍,應該用得著甘草瀉心湯吧?
graydragon 2007-01-23 20:13
大柴胡湯+黃連、桃仁、桂枝
graydragon 2007-01-23 20:15
大柴胡湯甘草瀉心湯桃核承氣湯合方,去芒硝。
黃波 2007-01-24 23:28
黃師處以甘草瀉心湯方:生甘草10克,炙甘草6克,黃連6克,黃芩20克,黨參15克,乾薑6克,薑半夏10克,紅棗30克。藥後一周患者口腔潰瘍明顯好轉,下肢大腿皮膚紅斑消退,手上針刺樣感覺好轉。原方黃芩加至25克繼續服用。
zure 2007-01-31 11:30
請問:爲何要重用黃芩
黃波 2007-01-31 12:31
黃芩主治煩熱而出血,對于虹膜炎眼睛充血,咽喉充血,月經量多質稠或漏下不止,支氣管擴張出血等黃師臨證常重用黃芩
黃芩對于此患者粘膜容易潰瘍、皮下容易紅斑等,誠爲要藥。
黃師稱此爲内有伏熱型體質。
zure 2007-02-01 13:57
QUOTE:
引用第10樓黃波于2007-01-31 12:31發表的“”:
黃芩主治煩熱而出血,對于虹膜炎眼睛充血,咽喉充血,月經量多質稠或漏下不止,支氣管擴張出血等黃師臨證常重用黃芩。
黃芩對于此患者粘膜容易潰瘍、皮下容易紅斑等,誠爲要藥。
黃師稱此爲内有伏熱型體質。
謝謝,受教了
陳翰卿 2007-02-08 11:55
受教
經方中 2007-04-01 17:48
黃師真乃畫龍點睛.
顧誌君 2007-04-01 19:22
伏熱型體質.
學了個新名詞,高興!!
fbxgaw 2007-04-03 19:46
黃師稱此伏熱型體質,是否可以理解爲瀉心湯體質?
黃波 2007-04-03 23:10
QUOTE:
引用第15樓fbxgaw于2007-04-03 19:46發表的“”:
黃師稱此伏熱型體質,是否可以理解爲瀉心湯體質?
三黃瀉心湯體質黃芩内有伏熱型體質總體來說都爲陽熱性體質,然而要說黃芩内有伏熱型體質就是三黃瀉心湯體質總覺得略顯粗糙。
黃芩體質是指能夠並且需要長期、安全或大劑量使用黃芩的體質類型,其主要表現在肌肉較緊患者的粘膜容易出血或充血,如唇紅、舌紅、目紅、口腔潰瘍、咽喉疼痛 充血、小便灼熱、月經淋漓等情況。然而,使用黃芩時,臨床對于不同系統的疾病需鑑别不同的方證,如有用三黃瀉心湯者,有用小柴胡湯者,有用甘草瀉心湯者, 有用黃芩湯者,有用葛根芩連湯者,還有用黃連阿膠湯者等等,這裏的方證有的針對某種疾病(如甘草瀉心湯等),有的針對某種體質狀態(如三黃瀉心湯等),有 的則可能針對某種綜合征(如小柴胡湯等)。從方證理論而言,體質狀態的比較需要從疾病和方(藥)等角度來綜合考慮。
llb1979 2007-04-04 10:51
是的,以我對黃師的理解,專病有專方,像甘草瀉心湯就是專治這個病的。而且患者體質也是如此。
彰機堂主 2007-04-29 21:24
狐惑
jlx 2007-05-06 11:27
不知血糖變化如何?
黃波 2007-05-07 22:19
QUOTE:
引用第19樓jlx于2007-05-06 11:27發表的“”:
不知血糖變化如何?
服用西藥,控制較好。
guozhen 2007-05-08 16:43
黃芩的應用經驗很獨到。
zillion
前段時間收治了一位患者,長期口腔潰瘍、下肢結節性紅斑伴有潰瘍,診爲“白塞病(不全型)”,隻是給予強的松30mg/日,雷公藤多甙20mg 3/日,1周後口腔潰瘍癒合,但雙下肢癒合緩慢,當時未給予甘草瀉心湯,殊爲可惜。
慈濟
“從方證理論而言,體質狀態的比較需要從疾病和方(藥)等角度來綜合考慮。”請老師再詳解一二。謝謝!
慈濟
哪個老師幫忙解惑? 謝謝!
yuelianggu
體質狀態是具體的人在各種病理狀態下的規律性的證候傾向,如果具體到方藥,可以稱之爲某方或某藥體質,如大柴胡湯體質麻黃體質等,該學說的提出有獨特的臨床實用價值,可以作爲此人在發病時候、恢復期長期調理的指導綱領用藥,它符合個性特征,可以長期安全的使用。而病有其自己的規律性,雖然表現在具體的人有所證候的不同,尤其在急性狀態下,疾病表現更加有自己的特質,如某病的急性的發作期,往往可以將體質方面的因素暫且擱置一邊,先急則制其标,待急性期過後,可以用體質指導用藥促進疾病的恢復。而方證則爲具體處方的“議藥”“議方”範疇,指導“精確用藥”,避免更多的或然性。在三者關繫方面我常常這樣理解:急性期更加關注“病”,不能忘記“人”,精確的尋找“藥證”“方證”,慢性期或恢復期,重點關注其“體質”,不能忘記“病”,還要尋找“藥證”“方證”。個人理解,淺薄之處,讓大家笑話了!
慈濟
謝謝yuelianggu 老師!學習中……[黃煌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