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道刺

遠道刺

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整理

「二曰遠道刺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腧也…」[靈樞‧官針]

「二曰遠道刺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腧也。(腑腧,謂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十二經中,惟此三經最遠,可以因下取上,故曰遠道刺)」。[類經]

「二曰遠道刺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輸也。足三陽從頭至足,故足三陽頭之有病,取足之陽腑經之輸,故曰遠道也。編者按:二“遠道刺”,《甲乙經》均作“道刺”。注“故足三陽頭”,“陽”字;“取足”,“取”字,仁和寺本均殘,據盛文堂本補。“之陽”,盛文堂本作“三陽”。“遠道”,“遠”字,仁和寺本殘,隻餘“辶”形,據盛文堂本補」。[黃帝內經太素‧楊上善]

「第二種叫做遠道刺遠道刺,就是病在人體上部的,而取用距離病所較遠的下部的腧穴,也就是針刺足三陽經所屬的下肢的腧穴」。[黃帝内經靈樞白話解‧王洪圖]

「【按語】本段所指出的遠道刺法,在現代臨床上應用很廣。比如灸顱頂中央的百會穴來治療脫肛證,就屬”病在下者高取之”的臨床應用;針刺膕窩部的委中穴來治療腰部急性損傷,就屬”病在腰者取之膕”的臨床應用。這種治則依據的理論,一是陰陽的互根互用,一是經脈氣血的周流貫通」。[黃帝内經靈樞白話解‧王洪圖]

「【遠道刺】九刺法的一種。指身體上部有病時,取下肢部的陽經的俞穴進行治療」。[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

「張誌聰曰:…遠道刺者,病在上而取下之合穴,所謂合治六腑也。蓋手足三陽之脈,其原皆在足而上循于頸項也」。[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方法:「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輸也。」遠道刺是一種病患在上,取穴在下,上病下治,引而竭之,以治療腑病的配穴方法。後世醫家則把下病上治,內臟病取肘膝以下穴位,也稱為遠道取穴法。臨床應用:遠道刺法臨床應用上相當廣泛,由於其有以旁治中,以上治下,以下治上的特殊作用,所以不僅可治療腑病,而且可治療臟病,頭面身形諸症。如灸至陰治療胎位不正,陰郄治心絞痛,長強治癲癇,疳四縫治泔積,內關治胃痛等」。[中華針灸]

「2遠道刺:下肢合穴能主治六腑疾病,這種刺法稱為遠道刺。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陽六腑之氣下合於足三陽經的六個腧穴,故稱下合穴,主要分布於下肢膝關節附近。《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指出:「合治內府……胃合入於三里,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上巨虛),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下巨虛),三焦合入於委陽(膕橫紋外端,股二頭肌腱外緣),膀胱合於委中央(膕橫紋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靈樞·刺節真邪篇》:「刺府俞,去府病也」;《靈樞·官針篇》講:「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瑣府腧也。」如患者張某某,男,已婚,本院汽車駕駛員,於1990年1月31日,應邀做客,飽食後,於晚11時自感腹脹難忍不適,起坐不是,來寓求治。查視患者痛苦面容,腹部膨隆拒按,按之不適,即給針刺足陽明胃經之下合穴雙足三里行氣消滯,留針15分鐘,頻行其針,針感以患者舒適為度,繼之排氣即舒。次日晨問之,一切如常,無其它不適。此患者飽食後腑氣不通,食氣停滯於腸胃,故腹部膨隆脹滿不適難忍,起坐不是,因六腑以通為用,故取雙側下合穴足三里遠道刺之通其腑氣而獲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