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傷科病名詞解釋

常見傷科病名詞解釋

天地精進中醫診所院長 陸先衍 整理

暴力創傷

由於強大力量瞬間作用在骨關節系統時,超過此系統所能承受的限度而造成創傷。所造成的創傷有骨折關節脫臼軟組織損傷內部臟器損傷。常見的暴力包括車禍、金刀所傷、跌倒、搏擊及職業上器械的傷害等。

勞損

勞損並非暴力所致,主要是骨關節系統在長期重複性較低的應力作用之下所造成的傷害。骨關節系統與機體同樣是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當它損傷時有自動修復的過程。若是低負荷的作用力持續性或間歇性反覆的作用之下,造成的損傷超過修復作用的限度,便會造成勞損,例如長期打字或其他勞動性工作。產生的疾病像是腰肌勞損疲勞骨折關節退行性疾病等等。

骨折

主要由於外力的作用使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遭到破壞。主要作用不等於全部作用,人體的致傷特點不盡相同,如臟腑虛實、氣血盛衰、年齡大小、受傷部位各有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骨折的發生。

骨質增生

由於骨質自身退變,特別是關節軟骨的變性和關節囊及維持關節囊穩定的軟組織的退變,在關節囊附著部及肌腱,韌帶附著的骨端部形成骨刺外傷使關節軟骨破壞或肌腱韌帶在骨附著部的撕裂傷以致局部骨質增生。勞損加速了關節的磨損,使維持關節穩定的軟組織的應力減退,造成關節承受關節囊、韌帶、肌腱的張力不均,這種重複生物力學的改變,可刺激關節受力部骨質增生。當關節的骨質增生使關節的構造改變,而刺激或壓迫神經、血管及軟組織,以致產生神經根病變軟組織水腫、黏連、發炎,並造成關節活動受限、疼痛

缺血性骨壞死

缺血性骨壞死是骨細胞的代謝得不到應有的血液供應,多累及骨軟骨部和關節段。骨壞死的病期很長,某些重要部位如股骨頭的壞死,如處理不當,還可能引起重殘廢。骨折或脫臼等急性外傷會使骨內循環因血管斷裂,而急性壓迫或脂肪栓塞也會造成血管阻斷。當骨髓內壓增加,骨的血液循環量隨之減少,進一步造成組織缺氧,缺氧又造成骨髓組織腫脹,使得骨髓內壓更加升高,如此惡性循環終於導致骨缺血性壞死

關節脫位

骨端關節面互相間的位置關係越出正常範圍之外。

骨關節的退行性病變

由於骨質自身的退變,特別是關節軟骨的變性和關節囊及維持關節穩定的軟組織的退變,在關節囊附著部及肌腱、韌帶附著的骨端部形成骨刺

剝落性軟骨炎

剝落性軟骨炎是指發生在某些關節的特定部位的骨軟骨片分離,是一種關節凸面的慢性壞死性病變。其特點是一塊軟骨下骨質的缺血性壞死,之後在其周圍長入纖維肉芽組織,使其從軟骨上剝離。碎片可以游離到關節內。多數學者以為一次或多次的反覆損傷引起軟骨下骨折,破壞了軟骨下的血液供應,而引起缺血性壞死。關節面損傷後,關節液滲入碎片與母骨之間難以癒合,最後發生軟骨片分離

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為骨相對應的概念,包括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滑膜囊、神經、血管等。骨骼損傷時必然伴有周圍軟組織的損傷。

滑膜炎

創傷性滑膜炎是指關節損傷後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反應。只要病理變化為滑膜血管擴張、充血、產生大量滲出液、血漿和大量血球。同時滑膜細胞活躍,產生大量黏液素。滲出往往持續至滑膜損傷完全修復為止。病人主訴不適感、腫脹、疼痛、肌肉痙攣、跛行。晚期關節內形成黏連,可導致功能障礙。創傷性滑膜炎急性期若未及時處理,可演變成慢性滑膜炎。臨床症狀可見關節腫脹,因病程長,關節附近肌肉萎縮。又因關節腫脹長期存在,可導致兩側副韌帶及交叉韌帶鬆弛。韌帶鬆弛後,關節不穩定又可導致慢性滑膜炎的反覆發作。

滑囊炎

滑囊炎可因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所致,以慢性損傷較多見。常發生在老年性骨結構異常突出的部位。由長期、反覆、持續、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壓迫引起。如瘦弱的老婦久坐硬板凳引起坐骨結節滑囊炎,礦工的髕前滑囊炎鷹嘴滑囊炎,鞋子太緊引起的跟後滑囊炎。當滑囊受到過度的摩擦或壓迫時,滑囊壁發生輕度的炎症反應,滑液分泌增多,同時液體滲出使滑囊膨大,囊壁水腫、肥厚或纖維化、滑膜增生成絨毛狀,有的囊底或肌腱內有鈣質沈著,影響關節功能。

腱鞘炎

由於肌腱和腱鞘的過度摩擦,兩者在早期都可發生充血、水腫、滲出等無菌性炎症反應。反覆創傷或遷延日久以後,則發生慢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肥厚、黏連等變化。腱鞘韌帶的水腫和增生使骨-韌帶隧道狹窄,壓迫水腫、增生的肌腱,肌腱則發生變性、變形,呈兩端變粗的葫蘆型或受損部位組織增生變粗,形成中間膨大,兩端較細的紡錘型,阻礙肌腱的滑動。

腱鞘囊腫

腱鞘囊腫是手部足部的關節或腱鞘內的滑液增多後所發生的囊性凸出,可為單囊或多囊。腱鞘囊腫的原因不明,多數以為是關節囊、韌帶、腱鞘上的結締組織因局部營養不良而發生退行性變性形成囊腫。也可能與慢性損傷以及結締組織結構薄弱有關,或是長期肢體或關節過度活動引起局部結締組織退行性變性的結果。

肌筋膜炎

由於肌肉的急性扭挫傷沒有得到即時適當的治療,或由於長期單一姿勢或經常負重等,使肌肉及筋膜長期受外力牽拉,多次輕微的外傷,使肌筋膜組織逐漸纖維化,瘢痕形成,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產生軟組織中過敏性病變而發生本病。長期的慢性積累損傷,雖然損傷輕微,病變部位小,但在肌肉筋膜組織中產生纖維小結,引起較廣泛的疼痛。如久臥溼地,貪涼受寒或勞累後復感寒邪,使肌筋中經筋氣血循行障礙,可使疼痛加重,進一步刺激肌肉反射性收縮,又加重了這種慢性損傷,使局部肌肉僵硬、酸痛

關節周圍炎

關節周圍炎是指因退變、外傷或風、寒、濕邪造成肩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關節周圍炎可因各種原因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關節囊、肌腱、韌帶、骨膜等)廣泛發生的慢性無菌性炎症,使軟組織廣泛性黏連,而限制關節的活動。由於肌腱、肌肉、關節囊、滑液囊、韌帶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組織液滲出、關節黏連而形成疤痕,造成周圍組織孿縮、黏連,進一步造成關節活動嚴重受限。中醫解釋相當於患者肝腎枯損、氣血虛弱、血不榮筋、筋肉失去氣血之濡養而造成血瘀血滯所致。

骨軟骨病

軟骨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瞭,大致有外傷、過敏反應、維生素缺乏擊鼓生長障礙等說法。軟骨可能因損傷、發育不良、感染、代謝性改變、內分泌失調或栓塞造成缺血壞死,軟骨不能生長而容易壓潰、破碎或變為扁平狀。壞死的軟骨由骨的新生代替再生,新血管長入,死骨被逐漸移除,可見片狀的軟化,但新生軟骨更易被壓縮變扁。最後全軟骨被新骨所替代,回復正常的密度和結構,但形狀不完全與原來相同。軟骨病一般要經過壞死-吸收-重建-這種自然過程。破壞的骨骼經過一段時間均有自然修復的趨勢。在發病初期,軟骨壞死部份較少時,軟骨尚能承受正常外力,保持其正常外型。隨病情加重,軟骨壞死部份增加,骨小樑斷裂、塌陷、軟骨碎裂,軟化的軟骨受外力干擾可發生骨折,使軟骨失去正常外型。

內傷

由於外力作用而引起人體內部氣血、經絡、臟腑損傷,並具有全身性症狀的疾患,統稱內傷。無論從病理、病位或病勢來看,內傷的病機均較外損複雜,氣血、經絡、臟腑都會涉及。陳師道:“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此言明示了損傷由外及內,形成內傷的病理機轉。內傷的症狀亦有別於外損,如外損疼痛或局部或表淺,多有按壓銳痛內傷疼痛多在深處、範圍廣,或無明顯壓痛點,或痛無定處。